1,“团伙”与团队
我们经常说起组织,如何来理解和定义,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,为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发起的创造性的协作。企业可以说是一个大型的组织,企业内包含着若干个协作团队,团队又由个体组成。
如何使差异化的个体组成各领域的专业化团队,再由这些团队的交叉协同,创造出一件件美好“作品”。在很多失败的创业案例中,经常会提到创业团队,我提醒创业者,要分清楚创业团队,与谋取短期利益的“团伙”,之间的巨大差异。
2,怎么搭建团队
如何搭建团队,或者说打造一支团队需要跨越哪些障碍?圆桌咨询公司创始人帕特里克对此有过精辟的阐述,首先,是团队成员间彼此的信任,信任在组织内部是非常稀缺的,猜忌不仅损害效率,而且阻挠团队的发展;
其次,是管控冲突,很多团队中要么没有任何冲突,要么就是攻击式的冲突,团队必要的冲突是有益的,冲突改变现状,团队冲突应该是建设性积极的冲突,围绕团队重要问题热情的毫无保留的争论,团队中没有冲突是缺乏信任的一种体现;
接下来,明确承诺,个体对团队决议的承诺需要理解和认同,认同并不强制要求所有成员一致同意,即使相互存在不同意见也可以对团队决议作出承诺,这是团队和“团伙”重要差别;再接下来,共同担责,对于团队而言,责任存在于同事之间,相互问责共担风险;
最后,关注结果,模糊不清,模凌两可是责任和成果的大敌,衡量团队的真实尺度,就是看团队是否实现了自己之前所设定的目标。我经常开玩笑说,团队是由一小群个体组成,有着相同的目标,为实现目标负有同样的责任,团队成员乐意为集体更大的利益,把个人需要暂时放在一边。
3,打造组织的协同力
很多组织天天喊着打造团队协同力,就是迟迟建立不起来,原因自然有多方面的,其中包括:组织是否拥有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团队,或者说现有团队的有效性;
另外一个因素就是需要深刻透彻的理解协同。这两点是组织打造协同力的必备条件。 我们在OKR落地实施中,基于大量的实战案例,总结提炼出协同力五步法:
第一步,深化共识
团队内需要持续的宣贯与领悟,分享与研讨,质疑与冲突,这是强化共识的重要方式,当团队全体成员都有机会表达了各自意见和观点,这样的共识才有价值,团队协同力的根基是对共识的清晰理解,并产生新的自我认知。
第二步,聚焦
团队协同力的发力点,是通过严密的思考框架,将精力聚焦在促进组织成长,可量化的价值贡献上,聚焦是一种能力,团队的协同力是聚焦能力的体现。
第三步,资源的流动性
打造团队协同力离不开资源和人才的流动,因时,因地,因需而随时进行整合与重构,尤其是团队中的个体,那些愿意长期留在公司并能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员工,团队一定要创造流动的机会。
第四步,集体心智的隔离
只有打破组织原有的“部门墙”,“流程林”,“隔热层”,团队的协同力才可以发挥功效,有效的方法是与旧体制的隔离,其目的就是防止同化。
第五步,自组织
团队协同力的核心体现在敏捷性上,可以理解为精英型小组,快速的内外响应能力和适应性,并可以自我迭代。
4,写在最后的话
团队协同是通过改善团队的状态,向着更具有凝聚力的团队迈进,团队协同并不是一种美德,而是一种选择,一种战略上选择。